今天是秋分,也是我国农民的节日——中国农民丰收节!从2018年起,终于为勤劳朴实的农民,设立了一个法定的节日。作为一个农民,今天你给自己放假了吗?是否还在劳动着?
今年秋分的到来的时刻为9月23日清晨3:23,可以说来的时间比较早一些。这也说明了冷空气也会提前到来,我国北半部将会进入中秋季节,正是农民收获庄稼的关键时期,也是三秋的大忙季节。
秋分到来意味着太阳运行到赤道上空,昼夜评分。也就是白天和晚上的时间各为12个小时,南北极处太阳处于地平线,或者说南极处于白昼期,北极进入长达半年的黑夜。
秋分到来,太阳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,对于北半球的太阳辐射减轻,光合作用减少。北方的冷空气团不断的南下,驱使副热带高气压向南移动,渐渐的有可能成为秋旱或者是干冬气候。
按照目前的农事来说,正处于秋收的大忙季节,不应该期盼着下雨,可是对于长远的气候来看,秋分还是下一点雨比较好。毕竟下雨有利于接下来的秋种,以及越冬的农作物生长。
农村俗话:“秋分不宜晴,微雨好年景!”为什么这么说呢?
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,秋分这一天天气不应该清爽晴朗,至少要下一点小雨对未来年景好。也就是秋分日秋雨纷纷,或者是秋雨如牛毛,像雾又像雨的那种小雨,将预示着来年又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。
秋分到来,也是90天的秋季的中间,或者叫平分秋色的一天。接下来还有45天的秋季在这其中除了收获粮食之外,还要种植小麦、油菜等越冬的农作物。
只有雨水使得土壤墒情好,播下了来年收获的种子,希望的种子,才能够使使种子发芽并好好的生长。所以秋分这一天下雨非常重要,至少能够表明出空气中水分充足,湿度达到种植农作物的水汽成分。毕竟秋冬之交,水分蒸发非常的快,好多塘坝、水渠、沟壑已经干涸。
每年中秋、深秋、初冬这个阶段,在北方大部分会出现干旱的现象。如果说秋分这一天下雨,就会改变空气的湿度,会出现后期雨水较多的现象。
农村人俗话:“秋分出大雾,雪落三九前!”其实这句俗语也就说明了,秋分空气中的湿度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,这就会使得雨水较多,这样再严寒的三九天之前就有大雪落下,也预示着冬天会提前到来。毕竟一场秋雨一场寒,十场秋雨穿上棉。
但是今年在我们这里,今天却出现了大雾弥漫的现象,持续的时间在8点以后,太阳出来就逐渐的散去,天气变得晴朗,紧接着又出现了多云的天气。
今天秋分,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22度以上,高温度为28度,南方高温度竟然达到了36度。所以今年秋分这一天比往年温度高出了2~3度天气,气温异常,主要是因为今年的拉尼娜现象正在形成。
什么是拉尼娜现象?拉尼娜现象与阿尔尼诺现象截然相反,会造成冷冬和次年春季倒春寒气候。拉尼娜是指太平洋东海岸形成的水汽,向西太平洋沿岸移动,使得西太平洋沿岸水面上涨50~60公分,这造成了东太平洋沿岸底部的冷海水上翻,出现了冷水流造成气温下降。
气象
气象
秋分节气也不希望下大雨,为什么呢?
秋分节气的到来,意味着雷声已经熄灭了。也就是秋分以后不会再有雷雨天气,但是出现雷雨大作的现象,确实是一个不好的行情。
雷雨大作降雨量非常的大,对于农民秋收是极其不利的。特别晾晒玉米、水稻、棉花、花生、大豆等这些硕果更是需要太阳,雨水过大不利于粮食的晾晒。更何况古时候就有“秋后打雷,天下皆贼”的说法,也说明了秋后雨水多,对于粮食收获不利。
当然,对于南方热带雨林地区,或者是亚热带雨林地区,还会出现雷雨天气。毕竟现在这些地方气温有时还高达36度,因为目前雨季已经南移。这些地方真正进入秋季,还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。
为什么今天秋分有小雨,来年就是一个好年景的?
按照老祖宗观云识天下推测,后来的雨水天气的变化规律来看,气相是有一定的韵律的。
比如说“八月十五云遮月,正月十五雪花扬”、“来年慌不慌,要看八月十五月光”等农村俗语,也都表明了看云识天气的自然现象。
按照老祖宗的推算,气候变化一般有30天的规律,或者说是30的倍数。比如今天秋分有小雨的话,9月15也有可能有小雨,60天以后也有可能有小雨。
但是由于气温,或者是气流,或者是大自然污染等原因,也有可能造成这种气候发生变化。本应该是下雨的天气,可由于气流加大,造成了又没有雨水的现象,相反后来的天气变化中也会随着发生变化。
总之,今天是秋分日,也是我国农民的节日,更是一个收获的节日。但是从老祖宗气象预测的角度来说,今天下一点小雨,对来年来说是一个丰收年的希望寄托。
其实从气象学方面来分析,对于这句俗语说的也是不无道理的。毕竟即将进入繁忙的秋冬轻重,有雨水利于这些农事。只有好的土壤墒情,种好越冬的农作物,来年才是是一个好年景!“秋分不宜晴,微雨好年景”,说的不无道理。